抑郁症是最能摧残和消磨人类意志的一种疾病,抑郁症带来两个后果:
一是严重降低生活质量,患者生不如死
二是真会去死,即自杀
如何干预抑郁症患者自杀,是一个严峻课题。许多人不懂抑郁症,仅有良好意愿,瞎出主意,往往收效不大,甚至事与愿违。
我从个人经历出发,给干预抑郁症患者自杀提出几个建议:
首先要积极寻求治疗
血的事实告诉我们,抑郁症必须治疗。许多患者的亲朋好友认为,抑郁症只是心理、情感问题,只要谈谈话,疏导疏导,“打开心结”,就能“走出来”。这实在是不懂科学的表现。
至于患者本人,得了抑郁症,起先不自知;捱了很多时日,才会犹犹豫豫走上求治之路。那时他心理准备不足,当医生告诉他,疗程很长,至少半年以上,甚至两年、三年,还要不断复诊、复查,他就会畏难、绝望、抗拒,经常不能坚持治疗,最终酿成悲剧。
据一项调查,中国有62.9%的抑郁症患者从未就医,只有10%的患者接受过正规的药物治疗。
一旦走上漫漫治疗长途,就会有亲朋好友来出主意,提出无数建议:西医、中医、心理、针灸、瑜伽、灵修、念咒,等等。
到底哪一种有效?
在此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:西医的疗效最为确切;心理疗法应该有效,但受很多条件限制,较难把握;中医是否有效,尚未得到科学验证。至于练功、灵修、瑜伽、念咒之类,基本不靠谱。
因此,一旦发现自己得了抑郁症,不要犹豫,立刻去看西医;根据自己的病情程度,请医生决定,是吃西药,还是看心理医生。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,在抑郁症早期,时间就是生命。
其次干预抑郁症患者自杀
最关键的是判断患者何时最有可能自杀
自杀分三个步骤:自杀意念、自杀企图、自杀实施。几乎每个抑郁症患者都会有意念和企图,但要走到实施这一步,还需要客观条件。
依据抑郁症临床症状表现,医学上把抑郁症分类为轻度、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。
轻度抑郁症患者
心境低落,兴趣和愉快感丧失,容易疲劳,多思多虑,自卑消极,无缘无故出现多种躯体不适。
到了中度
还会追加脑功能阻滞和精神运动性阻滞,患者感到自己大脑思维功能、行动功能和社会功能下降,不敢见人,人际交往发生障碍。